阵型漫话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足球场上,一个好的阵型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世界杯的漫长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阵型革命,今天“老杯新酒”将与您一起重温那些曾经和正在风靡世界足坛的经典阵型。如果您恰巧又是位金庸迷,那就再好不过了……

235——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是极为上乘的武林绝学,其特点是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

要在足球场上找到与独孤九剑相契合的阵型,只能追溯到现代足球发展的初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世界都对一种阵型推崇备至,那就是235阵型,又称“倒金字塔”阵型。2名后卫、3名中场和5名前锋的安排在现在看来近乎疯狂,但是在崇尚进攻的那个年代,却是绝对的主流,进攻就是足球在那时的全部意义,这与独孤九剑的精髓极为相似。足球世界最早期的霸主乌拉圭队就是依靠235阵型夺得了1930年的首届世界杯冠军,而阿根廷队也同样是采取了这个阵型才一路杀进决赛。此后,235阵型又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流行,才渐渐被一种全新的战术理念替代。

WM——

太极拳

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进退相随,内外相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

WM阵型是由阿森纳功勋教练查普曼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始创的,随后迅速风靡世界足坛。这种阵型可以看作是343或者3223的变体。其要旨在于加强中场的衔接和屏障作用。根据战术需要,随时转换攻防重点,保持攻守平衡。在这一点上,WM阵型与太极拳有着相同之处。英格兰队之所以在

二战后引领世界足坛,与这个革命性的阵型有着莫大的关联。此后,许多曾流行一时的阵型,例如1934年世界杯上意大利的2323、50年代前后匈牙利和巴西的424以及后来巴西队经典的433等等,都是在WM阵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的。

442——蛤蟆功

蛤蟆功是西毒欧阳锋最得意的武功绝学。此功纯系以静制动,全身蓄劲涵势,韵力不吐,只要敌人一施攻击,立时便有猛烈无比的劲道反击出来。

足球场上的442阵型与蛤蟆功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阵型首先强调的是防守,一旦对手发起进攻,其犀利的反击能力就能得以发挥。1966年英格兰夺得惟一一次世界杯靠的就是战术大师、当时的英格兰主帅阿尔夫·拉姆塞首创的442阵型。由于拉姆塞将当时流行的424阵型中两名边锋后撤,增加中场人数,因此英格兰人在那届世界杯上的夺冠也被称为“无翼奇迹”。也就是在那时开始,防守优先的理念才开始逐渐取代进攻至上的战术思想,成为众多战术大师经营球队的重点。虽然在打法上与蛤蟆功一样略显难看,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442阵型一直保持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是世界足坛使用率最高的阵型,成为足球史上最经典的阵型。

全攻全守——打狗棒法

36路打狗棒法是与降龙十八掌一起,并称为丐帮的镇帮之宝。该棒法共有绊、劈、缠、戳、挑、引、封、转八诀,变幻莫测。

用打狗棒法来形容上个世纪70年代荷兰的全攻全守打法,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只需要举几个例子就能证明这一点:打狗棒法的“缠”字诀使用时,竹棒有如一根极坚韧的细藤,缠住对手,任凭你再强大的内力,也休想挣脱束缚,这与1974年世界杯上橙衣军团各个位置上不知疲倦的疯狂抢截非常相似;“转”字诀则是猛点敌人后心各大要穴,但凡被点中,非死即伤,而米歇尔斯手下的一帮得力干将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都具备了一击致命的绝杀能力;最绝的是“绊”字诀,有如长江大河,绵绵而至,决不容敌人有丝毫喘息时机,一绊不中,二绊续至,连环钩盘,这正好迎合了“全攻全守”的战术理念,以无休止的进攻摧毁对手的防线,2∶0胜巴西、4∶0挫阿根廷,克鲁伊夫、内斯肯斯、伦森布伦克等人将恩师米歇尔斯始创的足球理念演绎得近乎完美。

结束语:任何武功都有破绽,任何阵型也都会存在弱点。235阵型因其对防守的极端漠视而终遭淘汰,WM阵型的不足之处也不断被发现,442阵型虽四平八稳,却始终欠缺艺术足球的美感,至于全攻全守的大气磅礴则需要11个天才球员方能完美演绎,433、451、352……足坛对阵型的完美追求一直在继续。(邹振民)

经典瞬间

全攻全守:足球是一种攻守的游戏,将这种游戏发挥

到极致的人物是荷兰人克鲁伊夫。他代表的是一个流派,将米歇尔斯发明的全攻全守打法进行了最好的演绎,在整个足球界掀起了一场革命。虽然在1974年世界杯上,荷兰队只取得亚军,但克鲁伊夫凭借完美的表现,获得了本届比赛的金球奖。图为克鲁伊夫在1974年世界杯上。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2088 2010年南非世界杯_韩国世界杯 - sopeiy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