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怀疑可能有骨折的时候,表现为骨折可疑部位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明显;
不能动,或一动就特别疼;
冰敷、休息、吃了止痛药后,疼痛和肿胀在 24~72 小时内没有好转;
过去扭伤的部位再次扭伤;
受伤部位变成紫青色,麻木没有知觉,或有刺痛感[1,5,6]。
扭伤应该看什么科?
骨科。
扭伤怎么治疗?
各部位的扭伤,治疗原则大致相同。主要包括 RICE 或 POLICE 原则、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具体如下:
RICE 或 POLICE 原则:
两个原则中都有 ICE 三个字母,分别指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两个原则的区别在于对扭伤的关节是否进行制动(即是否减少关节活动):
RICE 原则建议扭伤的部位早期(24~48 小时内)应该休息(Rest)[5];
POLICE 原则建议早期应该在保护(Protect)下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
从实践中来看,RICE 原则可能更符合大家的认知习惯,但 POLICE 原则可能对关节功能恢复会更有利,但需要强调的是,早期负重活动一定要在一定的保护下完成,并且负重一定要恰当,不能用正常情况下的负重量和活动量来进行锻炼。具体操作可以在就诊时请教医生[7]。
药物治疗:服用非处方止痛药[1],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消炎止痛,常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如使用支架或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可以最大程度低保护受伤部位的稳定性[1]。
手术治疗:如韧带完全断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具体需要咨询医生,以促进愈合,防止进一步的损伤[8]。
扭伤踝关节时采用 POLICE 原则,具体怎么做?
POL,保护及适当负重(Protect, Optimal Loading):对于一级和二级踝关节扭伤(即韧带未完全断裂),可在扭伤数天后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如大脚趾在空中写字母),并逐渐增加负重(如平地行走),在活动时需要注意扶柺保护。对三级踝关节扭伤(完全性韧带撕裂),伤后 10 天内不要活动(制动),经手术治疗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踝关节运动;
I,冰敷(Ice):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可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每次 15~20 分钟,每 2~3 小时一次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干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 48 小时内;
C,加压(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可通过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明显,皮肤是否苍白来判断),否则会加重远端肢体的肿胀、缺血;
E,抬高(Elevation):将受伤的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可以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9]。
扭伤的外固定是什么?
通过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来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
顾名思义,扭伤后采用的外固定装置裸露于皮肤外面,常用的石膏、夹板、功能支具等,都属于外固定装置[10]。
扭伤的外固定一般多久可以拆除?
主要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可以拆除。一般来说,如果需要用到外固定,通常说明韧带损伤达到了二级(中度)或三级(重度)。
踝关节扭伤:
韧带部分损伤,脚出现内翻或外翻,可用石膏、绷带等固定 2~3 周;
韧带完全断裂合并骨折,可用石膏固定 4~6 周;
骨折片进入关节,需要手术切开复位,术后可用石膏固定 3~4 周[10]。
膝关节扭伤:部分损伤到内侧副韧带时,可用石膏固定 4~6 周[10]。
腕关节扭伤和手指关节扭伤的程度一般较轻,2 周内即可愈合,即使出现骨折时,手指和腕部固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4 周[11,12]。
扭伤后可以使用止痛药吗?
可以。一般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1]。
目前骨科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弱阿片类药物或类似物(如曲马多、可待因等)、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前两者用的相对多一点[10]。
扭伤的治疗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什么?有副作用吗?
非甾体类抗炎药简称 NSAIDs,是骨科止痛的首选药物。
NSAIDs 主要分为两类,非选择性 NSAIDs:包括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等;选择性 NSAIDs:包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相对来说,选择性 NSAIDs 的副作用会少一点。NSAIDs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13]:
胃肠道副作用:如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等;
心血管副作用:如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加重心力衰竭;
肾脏副作用:如导致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
肝脏副作用:导致肝损伤、转氨酶升高。
虽然上述副作用不是一定会发生,但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
扭伤的治疗药物阿片类药物有哪些?
弱阿片类药物或类似物,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曲马多,其他用的少的还有可待因、布桂嗪,可能的不良反应有出现幻想、皮肤瘙痒、长期服用有一定的依赖性[14]。
强阿片类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哌替啶等,这类药物属于管制类药物,扭伤病例基本不会用到,一周以上便可成瘾,可能会出现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5]。
扭伤喷云南白药、涂红花油等有用吗?
多数医学指南中并未建议使用此类活血散瘀药物[16],并且使用此类药物有可能引起过敏(如皮肤瘙痒)。扭伤最初 72 小时内应避免受热和按摩[17],用红花油或其他跌打油按摩受伤部位,有增加出血、导致局部肿胀加重的风险,不利于损伤恢复。
扭伤后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他损伤(如骨折)的可能,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接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