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火山口 Crater
火山通道上部的凹陷。如毕令斯所述,火口的含义为火山顶部的凹陷,其位置处于火山信道的顶部。火山口成为重要的旅游景观,如五大连池黑龙山火山口称为山巅火山口,是280多年前喷发的。又如海口风炉岭火山口是距今8000多年喷发形成的。
4
火山岩相 Volcanic facies
在一定环境下,火山活动产物特征的总称。所谓的环境指火山喷发环境,是陆上或是水下,以及火山堆积环境,是地表或近地表,和火山机构中的特定位置,如近源的火山口,远源的火山斜坡等各种环境。
5
火山颈 Volcanic neck
岩浆向上运移到达地表火山口的通道,被熔岩或火山碎屑岩充填者称火山颈。
鉴别火山颈的地质标志:
1)火山颈在平面上呈圆形。管状火山管道多数为凝灰岩充填,少数为熔岩或熔岩角砾岩充填;直立或陡倾锥状火山管道多数为熔岩充填,较少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充填。线状火山管道为熔岩、角砾岩或凝灰岩充填。
2)火山颈在地貌上可以呈正地形或负地形,这主要决定于火山颈中岩石抗剥蚀能力。一些酸性熔岩组成的火山颈,往往形成正地形,呈陡直的高峰。
6
盾火山 Shield volcano
是由低粘度岩浆从中央或侧火山口溢出,沿火山斜坡溢流而成宽阔穹状缓坡的盾锥状体。低粘度岩浆一般是玄武岩,往往形成盾火山。
盾火山的两种类型:
(1)夏威夷型:其特点是规模大和多成因性。一些大型的盾火山具有顶部塌陷破火山口、溅落熔岩锥、火山渣锥和较小的岩盾。世界上最大的盾火山为冒纳罗亚(Mauna Loa)活火山。
(2)冰岛型:其特点是规模小和单成因性。一般宽度小于15km,顶部火山口直径小于1km,这类盾火山形态上近于完全对称,由中心式火山口喷溢作用造成。这类盾火山发育大量薄层绳状熔岩,在火山口周围有溅落熔岩构成突起环边。世界上代表性的冰岛型盾火山,是冰岛的斯恰尔布雷泽(Skjald breiduer)火山。
盾火山
7
寄生火山 Parasitic volcano
处于主火山旁侧小型的火山。当主火山喷发后期或停止后,主火山通道已阻塞,少量岩浆上升则从火山口内或火山锥体旁侧的裂隙中喷出而成的小型火山。如海口风炉岭火山旁侧有一对小火山,其状如眼镜而称眼镜岭,为外寄生火山。海口吉安岭寄生火山则在火山口内,则称内寄生火山。
海口马鞍岭火山口及其旁侧寄生火山口(眼镜岭)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解说牌
8
火山渣锥 Volcanic scoria cone
又称碎屑锥,是由斯通博利型火山爆发形成的小规模火山。它以火山碎屑岩为主体,兼有部分熔岩。火山岩成分为玄武质—安山质,也有英安岩、流纹岩。其锥体宽度为0.25—2.5km,平均为0.9km。通常有以下几种岩相组成:
①很小的岩块—火山渣流;
②岩浆溅落的火山弹,如牛粪状、纺锤状,有时火山弹粘结成层;
③熔岩流与快速溅落的熔岩共生;
④有时在锥体内出现焊结的含角砾岩凝灰岩;
⑤较大碎屑与火山弹围绕火山口分布,而较小的碎屑顺风流方向分布。
火山渣锥
9
层火山 Stratovolcano
又称复合火山(composite volcano)是由中心火山口反复爆发的火山碎屑与相对短时期喷溢的熔岩流所构成的火山。伍德对环太平洋26个层火山统计结果是:火山基底座直径为0.6—22km,其高度为0.2—3km,坡度变化为15°—33°。层火山是火山类型中属较高大的一类火山。层火山一般出现山顶火山口,有熔岩层与火山碎屑岩层组成。但并不都是这样,有的层火山喷发方式与喷发间歇频繁,比较复杂。菲律宾马荣火山2009年12月正在喷发。它就是一座层火山。
层火山
10
破火山 Caldera
形态大体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大型火山凹地。按B. H.伍洛达维茨(1947)的意见,破火山口是由于火山顶部崩塌或沉陷而形成,四周陡峻而底部凹凸不平的椭圆形或圆形凹地。
破火山口的一般特征:
①平面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也有呈不甚规则的三角形;
②发育环状或放射状断裂,它们在地形上表现为地堑或阶梯状断层;③多组域性断裂或剪切带,相互切割,并与环状断裂交织,导致破火山口内岩层往往支离破碎,具断裂密集的特点,这与破火山口外围的构造形式有明显的差异;
④具多种火山岩相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其中熔结凝灰岩与凝灰岩最为发育。
⑤有时发育破火山口内沉积物。破火山口崩坍沉陷之后成为洼地,成为火山碎屑物质堆积的场所。破火山形成一般分为两大阶段即爆发与沉陷,如图所示。宁芜娘娘山是一个白垩纪火山。
圣海伦斯破火山1980年5月18日喷发
破火山形成示意图
A:岩浆房顶部失去支撑,顶盖发生断裂,岩浆冲破围岩火山喷发
B:顶部塌陷并有大规模的爆发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公众号“陶奎元”。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内容有误,请告知我们,欢迎讨论指正。
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