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论文的出现,标志着未来大名鼎鼎的Transformer横空出世。惊雷之下,不光自然语言领域有了主流模型,更是为AI界带来了意外惊喜。
GPT为代表的AI浪潮火热,仿佛是在宣告一个信息:在人类作为代表的碳基文明之外,AI为代表的硅基文明,开始若隐若现。
一、硅基与碳基,文明换轨的交点
硅基生命体不算新鲜概念。在各类科幻作品与影视作品中,诸如天网智脑、变形金刚等硅基文明的畅想早已存在。
回到现实,曾经的硅基文明还只是概念,但在智能涌现的热潮中,文明和生命的雏形或许已经“出现”。
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交替的边界线,在逐渐变得清晰。如果说,碳基生命的存在基底是DNA编码造就的生命奇迹,当文本编码文字被发现后,硅基生命就已经在被创造了。而硅基生命作为新存在,所依赖的基本生产资料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人类社会依赖与争夺的食物、能源与土地,不再是硅基时代的关键。比如近两年诸多科技巨头们的争夺核心就是算力。硅基生命需要的算力、电力、财力之争,正在成为社会的新主线。换句话说,AI技术带来的,不只是技术的迭代,更有生命深层的进化。
硅基智能创始人&CEO司马华鹏的观点或许更前卫。他认为“硅基”概念可以类比为漫威作品中的振金,将会在能源、金融、生产力三个领域对人类产生强大的“控制力”。
硅基智能创始人兼CEO司马华鹏(左二)
他的一个设想是,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可能不会止于人类、止于碳基。如果将人类的躯体与智慧比作软硬件,那么人类的发展已经到了2.0阶段。问题在于,作为硬件的人类躯体存在上限,即使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也只能局限在百年左右;但作为软件的人类智识却没有上限,终生学习不再是奢望,而是早已被许多人实践。
AI时代的到来,迭代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版本”。AI依托的软硬件就目前来看,还远没有探究到上限的边界,而软硬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了技术发展的新飞轮。
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AI作为劳动力的优势有目共睹。以大模型为例,当一个大模型具备某一项能力时,意味着所有的大模型都将拥有类似的技能。比如逻辑判断,比如数学推演。开源开放的特质,让AI技术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进步,而非个体成长。而对于人类来说,AI没有情绪,又能基于算力和硬件无限供给,是理想的劳动力。
而这种劳动力新模式,其实早已出现。数字人直播、AI员工等等在生活里变得习以为常,就是佐证。
“本质上,这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下一代生命体特质。”司马华鹏认为,这更需要正视AI技术的价值,实现能力的转移与利用。“打败你的并不是AI,而是使用AI的人。”
二、AI未来,已经闯入生活
在司马华鹏看来,AI技术带来的变化,集中在交互、决策与机器人三大领域。尽管具身智能在近两年在智能化、自主决策能力方面接连实现了突破,但真正意义上宛如真人的“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落地,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AI在交互、决策领域带来的巨变,早已发生。
以交互为例。交互与交付,构成了交易的基本模型。在此之前,技术发展对交互带来了两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标志着PC互联网崛起的图形界面,让交互不再是命令行驱动,而是简单的图形交互,让PC有了大众基础。第二次革命,iPhone带来的触屏交互,直接打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我看来,乔布斯时代的Apple已经触及了第三次交互革命。”司马华鹏的视角中,Siri的出现,所代表的智能语音交互形态,本该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但Siri在后乔布斯时代显然没有成为Apple的重心。这也是2017年硅基智能成立时,立志发挥的一个切入点。”而第三次交互革命,直到ChatGPT出现后,起点才被继续延续。
细数交互形式的具体变化,从传统PC时代的信息化、网络化,到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交化、虚拟化,再到现在普遍在追逐的智能化,每一次变化会对交易模式带来巨大改变,从而影响整个商业世界与大众社会。
这意味着,旧秩序与体系正在被重塑。从AI视角看,社会生产要素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工业与农业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土地与劳动开始“失重”,而资本、科技、数据等贯穿赛博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基础,会成为新一轮的“重心”。
在司马华鹏看来,未来世界的商业组织个体,或许会是全新的模式,一种赛博时代的“新部落”。“人类将会围绕一个硅基生命来实现价值交付”,整个硅基生命可以是一种核心算法、一个核心模型,而人类基于其来生产、提供各类服务。
任泽平携硅基分身发布“2025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核心的不同,将会是未来组织“部落”的绝对差异;大模型的不同,将会是未来商业体物种的“分化”。
以硅基智能自研的“炎帝大模型”为例,其能够支持直播、短视频的全自动化生成,带来AIGC内容创作的效率革命。与此同时,炎帝大模型在数字人技术方面也有创新,能够实现根据文本内容调整表情情绪,根据视频学习动作,从而完成对形象和声音的自动化复刻。
新时代的商业逻辑,或许是一切都可以用“情感”重做一遍。“传统生意都是基于情感,而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生意转向了工具。”司马华鹏举例,传统银行业务,是用户与客户经理两个人之间的业务连接。而ATM的普及,让银行和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消弭。
而在AI时代下,情感回归了。“AI数字人客户经理的出现,又会把生意拉回情感上,成为人与商业体之间的情感纽带。”
三、全球首个AI学校上线:从AI爸爸到AI校长
图灵测试是判断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的标准之一。而作为数字人领域的潜行者,硅基智能内部对“情感”有着定义,认为AI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阶段,AI已经度过了图灵测试,真人与AI之间的差距已经让人无法分清。而2.0阶段,AI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双向的情感交互。在硅基智能的设想中,3.0阶段AI可以是人类生死相契的灵魂伴侣,真正意义上的Soulmate。
而在人与AI的关系之外,数字人或许就是数字永生的实现方式。硅基智能的探索路径也分为三个步骤。最基础的是硅基孪生,通过对形象、声音的克隆实现物理实体实时状态的数字虚体映射;更进一层的是硅基原生,通过不断学习创造现实与人类认知之外的新知识;最终数实融合构建生命空间,数字人开始涌现自我智慧,实现硅基永生。
具体来看,硅基智能的实操,展示了其中的可能性。2024年底,硅基智能推出全球首个具备感知能力的多模态大模型 DUIX ONE,实现了AI数字人“看得见、听得见、会思考、高情商、有具身形象”的全感知能力。司马华鹏,也成为全球首位将自己硅基化的CEO和AI爸爸,将自己的外貌、声音和超过300万字的思想结晶打造成全新的硅基分身——simahuapeng.ai,实现了对数字永生路径的探索。
simahuapeng.ai不仅可以与儿子实时互动、感知情绪,还能通过对话传递父亲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这不仅是陪伴,更是一种思想的延续。“小时候失去父亲的遗憾一直深藏心中,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重蹈我的经历,”司马华鹏说道。通过simahuapeng.ai,他希望给儿子制造一个超越时间的父亲,一个能随时随地陪伴和引导的“AI爸爸”。他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技术,留下属于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将爱与记忆延续到未来。
为了给儿子更全方位教育,司马华鹏又将simahuapeng.ai升级成了一所汇集全球古今历史人物的AI学校, 陆续上线了AI居里夫人、苏东坡、牛顿等全球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那些曾经在教室墙上的科学家名人们纷纷成了AI学校里和孩子一对一上课的老师,而且24小时在线,随叫随到,孩子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在AI学校里找到老师进行请教。
simahuapeng.ai成为全球首个AI学校
同时,硅基智能也面向用户推出了个人硅基分身服务,可实现“语⾳识别、情感理解、智能互动、能看会听多模态能⼒”的⾼度融合,为⽤户提供数字化⼈格的构建,无论是日常辅导还是亲子陪伴,硅基分身都可以通过真实的交流场景让陪伴和教育⽆缝延续,通过观察到用户的表情和动作,更好地捕捉用户情绪波动,带来更真实和更具深度的连接。
从这一点出发,硅基智能的实践,的确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关于“数字永生”的可能性。